病毒式网络营销的口碑传播之谜
病毒式网络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火爆资讯、话题,让自己产品被大量缺爱人士自发转发,形成病毒式传播效果,以此达到提高知名度、增强品牌实力的目的。
虽然这个概念1997年就已提出,但直到前几年才被国内营销人士奉为圭臬,但想要实现病毒式传播效果,首先你得了解其背后的口碑传播机制。
具体而言,口碑传播影响因素众多,但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话题的感性价值
就像一篇文章好坏与否并不在于写了多少个字,而在于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信息是否能激发出网民强烈的情绪反应。
同样,内容价值不是根据信息量来判断,而是要引起读者感性上的强烈震感,让你不由自主地点赞转发(当然,如果后面是广告就另当别论)。
(如果以上太抽象,打个比方:喜欢冷笑话的人会因为一个冷笑话而转发相关信息,喜欢美食的人会因为一张美食图片而分享出去。)
2. 话题的关联性
营销内容与用户的相关性有多大,这将直接影响转发率。
比如说,一个做股票软件的企业,平常若宣传软件多么专业是没啥用的,因为普通用户对此并不感兴趣。正确的做法是把软件与用户赚钱挂钩,通过展示实战例子,证明你的软件能让用户赚钱。这么一来,内容的关联性就出来了,转发概率自然也大了。
3. 分享的低社交压力
有的营销内容让人转发后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自然不会分享给别人。
这就相当于一个产品让你觉得用着确实好用,但外观过于另类导致你不敢拿出来用。
相反,一些带点隐晦、但传达效果极好的内容,能够激发你的分享欲望(比如说“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
4. 内容的可分享性
有的内容看似很火,也有亮点,但用户不知道转发出去说什么好,导致分享意愿大减。
而如果内容本身就自带爆点,或自带配套文本,转发起来就容易很多。
5. 权威效应的影响
有权威背书的内容更容易被转化为观念,网民也更愿意转发具有权威性的内容。
比如说,某款产品通过了某个知名机构认证,或者某个知名大V为你站台,都会增加内容的传播力。
传播路径的设计
除了上诉常见影响因素外,病毒式网络营销还离不开精心设计的传播路径,让信息传播更快捷更顺畅。
说白了就是,根据你的传播目标,做好传播路径中的引导标识,从而引导用户按你设计好的路径进行传播。
比如,在文章结尾处附上二维码,链接到产品购买页面,方便用户直接下单;或者在转发页面加入优惠码,激发用户转发意愿。
影响因素与传播路径的综合作用
影响因素与传播路径相辅相成,最终形成适合不同产品的病毒式传播之路。
那么,不同类型产品的病毒式传播秘诀是什么呢?
对于有争议性的产品,利用话题本身的感性价值,就能引发自发传播;对于专业性较强、用户相关性较弱的产品,则要着重内容的权威性,让专家帮你背书。
病毒式网络营销的口碑传播是一门不断变化的艺术,只有解锁不同的传播路径,充分挖掘内容的感性价值,才能实现病毒式传播效果。
sql
分享阶段 | 举例 |
---|---|
分享动机 | 渴望美好 |
社会认同 | 同行者众多 |
内容情绪 | 悲喜交加 |
技术媒介 | 便捷轻奢 |
分享空间 | 篝火闲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