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入手,探析学研产深度融合的难点与对策,并提出构建共赢合作生态的建议。
1. 观念脱节
产学研三方存在观念差异,企业重利轻研,高校重研轻用,研究所重获奖轻应用,导致各方难以有效合作。
2. 机制障碍
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归属争端多,合作风险难以有效化解。
3. 信息不对称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难以与企业需求对接,导致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1. 促进观念转变
政府应加强引导,转变企业、高校、研究所等三方的观念,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鼓励产学研合作。
2. 建立完善机制
政府应出台政策法规,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保障,明确产权保护、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事项,降低合作风险。
1. 搭建交流平台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三方提供交流合作的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
2. 培育中介机构
培育产学研合作中介机构,为三方提供项目对接、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服务,提高合作效率。
3.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培养具有产学研复合型背景的人才,促进三方人才的流动与融合。
CASIP是由中科院院士陈立泉牵头,产学研金各界联合共建的一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 1 | 2018年 | 成立全固态电池PFS 项目 | 
| 2 | 2020年 | 成立 CASIP | 
| 3 | 2021年 | 全固态电池投产在谈 | 
| 4 | 2022年 | 产业链扎根建成 | 
该平台旨在解决固态电池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CASIP自成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1. 产学研协同攻关
平台聚集了产学研各方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突破。
2. 成果转化落地
平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动固态电池产业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对于学研产深度融合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让我们共同探寻共赢合作生态的构建之道。
下一篇:软件开发类公司(谁技术实力雄厚)
              添加微信